数据采集卡,采集数据的过程中,如何实现UDP和TCP的断网存储数据功能?判断断网的依据是啥?
在数据采集过程中,实现UDP和TCP的断网存储功能,需要设计逻辑来判断网络连接状态,并在网络中断时切换到本地存储。以下是详细实现方案:
1、实现断网存储的核心流程
1.1、网络状态监测
判断网络连接状态是实现断网存储的关键,可以基于以下方式进行:
TCP方式:
1、检测TCP连接是否断开:
调用send()或recv()函数时,若返回值为-1且错误代码为ECONNRESET或ETIMEDOUT,说明连接已断开。
2、定期发送心跳包(如空消息)到服务器:
如果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服务器的响应,判定网络断开。
UDP方式:
1、检测数据包的回传:
如果使用可靠UDP协议,可要求接收方发送ACK确认包;若多次未收到ACK,则判定网络断开。
2、使用ICMP Ping检测:
定期Ping目标服务器IP地址,若多次超时,判定网络断开。
1.2、数据存储逻辑
正常网络连接时:
数据采集后直接通过UDP或TCP发送到目标服务器。
同时在本地缓存一个临时副本,以防网络异常导致数据丢失。
网络断开时:
切换到本地存储模式,将采集到的数据写入本地文件或数据库。
推荐采用队列或环形缓冲区的方式存储数据,防止磁盘占用过多。
网络恢复后:
1、重新建立网络连接。
2、将本地存储的数据按时间戳顺序补传到服务器,确保数据完整性。
2、关键技术点实现
2.1、网络断开检测实现
TCP心跳包检测:
UDP ACK检测:
2.2、数据存储到本地
使用文件存储:
数据以CSV或二进制格式写入文件,命名为时间戳标记 的文件,方便补传。
使用数据库存储:
推荐使用SQLite作为嵌入式数据库,以便在数据量较大 时进行高效管理。
2.3、数据补传实现
补传逻辑:
1、网络恢复时,将本地存储文件中的数据读取到内存。
2、按时间顺序逐条发送给服务器,确认成功后删除已发送的数据。
北京新超仁达 NET-3212 微震采集卡支持 UDP 和 TCP 协议的断网存储功能,为煤矿微震数据采集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。在煤矿环境中,网络连接可能因复杂条件而中断,NET-3212 的断网数据存储功能能够确保关键的微震信号不丢失,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。这对于及时捕捉矿井内潜在危险信号、提高灾害预警能力以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,同时也提升了煤矿智能监测平台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运行水平。